【孩子的情緒不是你的問題】
#情緒教育 #蒙特梭利理念 #佛系教養 #聊教養
上週太太去參加潛能開發課程時
我也在家潛能開發😂
一打一打了三天
突然頓悟蒙特梭利裡情緒教養的入門課
「同理但不處理」
很多時候,孩子在面對規矩時
都會有情緒
像是時間到了要去洗澡,睡覺
大概都是哭來喊去
各種不要崩潰
孩子真的不懂時間到了嗎?
不!他們很懂
只是不想接受而已😤
這時,看著地上哭鬧的孩子
你的情緒是不是也跟著受到影響?
越看越生氣
然後就真的生氣了🤬
你可能會用強硬語氣
「不可以!時間到了!快去!」
可能會跟他講道理
「因為媽媽剛剛跟你說了最後五分鐘呀,現在準備要睡覺囉~要乖乖睡覺!睡覺才會長高高呀~才不會生病病」
這些方法
只會讓孩子更加情緒化
試想看看
當我們大人有情緒的時候,也不一定都能聽得進去別人講話
更何況是個腦袋還在發育的孩子
大家要記住一件事情
「孩子的情緒不是你的問題」
你不用去想「如何不讓他哭」「如何不讓他生氣」
他可以表露情緒
他也要認識情緒、學習自己處理情緒
而蒙特梭利中「同理不處理」的方式
是先同理孩子的情緒
幫他說出他的感受
那幾天常常要去洗澡時
童童就會開始大哭大鬧
這時,可以先幫孩子說出來他的情緒
🤷🏻「童童啊~妳還想要玩是嗎?」
👼🏻「恩」
🤷🏻「因為要去洗澡不能玩很難過是嗎?」
👼🏻「對」
🤷🏻「好~爸爸知道妳很難過」
這樣做,就是同理孩子的情緒
一方面,孩子還不是很會用說的來表達自己的心情
不過,他們都聽得懂
當你說出他的感受時
可以讓他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
另一方面,孩子會有「爸爸媽媽是懂我的心情」
這時,也可以抱抱孩子
孩子會感到被愛
情緒會稍微緩和一些
那「不處理」呢?
就是不去處理孩子的情緒
不用講道理、不用挑釁的言語、更不用處罰孩子
但是!也不代表跟孩子妥協
規定就是規定
還是要一邊動作
一邊持續用言語同理孩子
「爸爸知道你還想要玩」
「媽媽知道你很難過」
「是不是很生氣?我知道~」
用一種佛系開放的態度看著孩子
他生他的氣,不甘你的事😂
這樣
孩子的情緒就會像一直在揮空拳
越打越無力
越打越累
漸漸就會緩和下來
久而久之,學會面對情緒
處理自己的情緒
『同理不處理』
不但可以進行好的情緒管理練習
你也不用跟他硬碰硬
氣個半死